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科学与技术教育与研究的一所私立大学。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勃,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蓝勃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人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
...
随着疫情态势的升级,各项社会活动已经被封停,隔离在家成为常态。
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不少爸爸妈妈可以暂停手中的事项,“宅”在家里陪伴孩子们。但令很多家长们心累的是,这段亲子时光并没有想象中的静谧美好,狭窄的家中,孩子没有社交和活动空间,面对着遥遥无期的网课和辅导,家长们仅有的耐心被迅速消磨殆尽。
如果你家正巧有个学习成绩“后三名”的孩子,那么,我们认真讨论一下,这个孩子的学业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前段时间,带闺女去室内游乐园玩儿,玩儿的时候注意到一个小男孩,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儿的很融洽,并且看起来很懂礼貌。
但是他妈妈对他说话的方式,却让我很吃惊。
在我十余年的咨询生涯中,曾经遇到很多抑郁、焦虑、暴力、冷漠、叛逆的青少年,与其说,他们哪里做错了,倒不如说是他们的父母一手造就了如今的他们。
但是在我职业生涯的初期,我相信原谅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尤其是父母,是心理治疗的必经阶段。所以我会劝导我的来访者去原谅伤害过他们的父母,去体谅他们的不易和难处。并且,很多人说自己已经原谅了有毒的父母,但是在后期的咨询中他们的状况依然没有一丝好转。后来和同行聊起此事,我猜知道,这一举动并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本质或是持久的改变,反而会让有些人更不舒服,他会认为,“可能是我心眼小,不够宽容”,我内心并没有真正原谅他们,“难道,我连原谅这点小事都做不到吗?”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总是有那么突然的时候,像是不经意间伤口就扎到了铁钉一般,尖锐的让人疼的发抖。
“人不疯狂枉少年”,谁的年少不轻狂?
最近有一位家长向我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不思进取,不懂得心疼父母,苦口婆心的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可是高考模考后的成绩还是不理想,也只能上一个很差的大专。家长在诉说自己孩子的时候满是抱怨和不满,我在听她描述的时候,甚至忘了,她在讲自家的孩子。意识到之后,我突然打断问到:请问您和您爱人的学历和工作是?她说,自己初中没上完,爱人高中毕业,两个人都是工厂职工。我反问到:那你凭什么要求别人?他能考上大专,也比你们两个强是不是?你和自己的爱人都没做好榜样,又凭什么去高标准要求他?
昨天正接待了一位前来咨询的家长,就顺势和同事谈起了家庭教育问题,不知不觉间话题就深入到了“父母回避型沟通对孩子的影响”。这个话题在微博以及各大社交平台都是长期火爆,有大明星揭露自己20岁以前长期遭遇父母的一言决断,也有大量网友纷纷自揭伤疤,叙说自己童年经历的家长回避式沟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师范担任校长期间,以孜孜不倦,淳淳善诱而著称。
...
前几日在与同事闲谈时,她为我分享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故事:
小芳(化名)已经十岁了,但在生活习惯上很懒散。父母为了让小芳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与小芳约定,如果她能在每个周末将自己的房间以及家里收拾干净,就奖励她一顿肯德基或是游乐园。小芳欣然答应了这个约定,并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果然,在数个周末小芳都将打扫任务完成得很出色,家里内外都变得整洁起来,这让下班回家的父母对此很欣慰,并痛快地实现了兑现了小芳的奖励。
我认识一个很有意思的朋友,熟识约有三、四年了吧。每次一到新年、暑假都能刷到他的“励志”朋友圈,一段煽情文案配上自拍,给人种奋发的力量。从大四考研,到应聘事业编、公务员以及投资、创业、锻炼减肥,林林总总,这位朋友发了不下十个大志。但结果呢?用一句话总结:间接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