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从事科学与技术教育与研究的一所私立大学。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勃,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解开这个难题。蓝勃教授在找不到真正的解题人之后,又下了另一道更难的题目,要找出这个数学天才。
...
文章来源: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上海 作者:吴力苏
不要用一种你认为好的,去否定你的过去的状况,比如不能用自由去否定你过去的某种坚持,也不能用你的坚持去否定你过去的自由,也就是坚持和自由都是你的一种状态,这些都是变化的过程,可以由坚持变为自由,也可以由自由变为坚持。可以从无变为有,也可以从有变为无。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吴力苏
当我们面临当下恐惧时,我们总是觉得当下的恐惧是最大的,很难逾越,感觉就是无法过的去,我们总觉得自己的问题是天下最大的。这是我们在给自己找借口。
其实我们只能适应没有问题的情况,如果有我们在乎的问题,就过不去了。我总是习惯于舒服的状况,总是希望没有不如意,没有矛盾,但是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矛盾,都是不如意。
...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吴力苏
当我们内心中如果给自己规定了,必须做或一定要怎么样时,我们的行为方式就是一元的方式,这种一元的方式,会让我们没有退路可走,而且会让我们导致焦虑恐惧,会有很大的压迫感,但是这个世纪是多元的,比如我们做某件事,也可以不做某件事,这就是有二元的,不管是做,还是不做,你都是可以适应的,也就是不管是什么你都可以,那你才是健康的心态。
...文章来源: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 作者:吴力苏
我们在发现有些人在和人交往时,害怕说话,每次遇到社交场合,不敢说,有些人顾虑重重,甚至有些人不愿再呆在这样的场合。影响了自己正常的社交活动,对生活和工作都是不利的。
那么导致这种在社交中语言表达紧张的原因是什么呢?
...
...
在一次亲子活动中,一个妈妈很焦虑地问我:“老师,我儿子今年5岁,最近不愿一个人睡,一定要姐姐陪着才睡。怎么办?”这个妈妈的儿子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得很棒,看上去也自信阳光,非常可爱,不像那种胆小的孩子。我问她孩子不愿一个人睡的原因,她说孩子讲“有鬼”。“谁告诉他有鬼的?”妈妈不好意思地说:“是我,因为孩子很皮,不听话,就拿鬼吓唬他。”
...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14岁的男孩子,经常做噩梦,他的父母为此很是担心,但是,在这个家庭里,最主要的问题是噩梦导致孩子深夜到父母的房间入睡,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但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没有任何办法。
父母采用各种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比如宗教和政治,以及各种各样的关于任何生活的想法和态度。噩梦最终变成了孩子们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关于如何生活的想法。有些想法甚至很奇妙,但是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生活充满了危险。父母这样安慰孩子“你在家里远远比外面安全,你离家越近就会感到越安全。你和家人在一起比其他人更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较少的话题内交流思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当恐惧袭来时可以保持镇静,而其他患者在和别人交流这些感受时会把这种感觉看作是噩运和和威胁。
...
手机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人们的联络更加随意高效,和发短信相比,打电话更能省时间,可是偏偏有很多人,宁肯花些时间发信息,也不愿意打电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